孤塔插空起,雙楠當夏寒
大明寺地處崇州市三郎鎮鳳鳴村(原化成村),始建于隋大業年(公元605-607),賜額曰化成(《嘉慶崇慶州志》), 又名萬歲寺,今名大明寺,曆代都有修葺,清代予以重修,尚存建築近一半。該寺北接青城,屬無根山脈,與街子古寺、三郎九龍寺、苟萬山區連成一線,文化底蘊豐富,是龍門山系旅遊帶的重要節點。
山門前有樹齡達1500年的兩株桢楠, 陸遊任蜀州(今崇州)通判時常遊于此,寫有《化成院》一詩,其詩句“孤塔插空起,雙楠當夏寒”使大明寺聲名遠播。 桢楠旁立清代同治年間護林碑一通。寺内部分殿宇及經樓、池橋、雕欄保存完好,清代6幅壁畫及乾隆年間所鑄一鍾一鼎一磐尚存,周圍有森林面積200多畝,蒼松亭亭、古柏森森。森林、壁畫、雙楠、護林碑以及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蘊,成爲成都平原上川西旅遊環線、龍門山旅遊帶的一絕。
大明寺不僅有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,其建築選址更是完全遵從了中國古代的風水學。山環水抱,左青龍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後玄武;依山面水,附臨平原,左右護山衛傍,眼前山,朝山拱揖相迎。如此風水寶地,堪稱中國古代建築選址的典範。千百年來,大明寺香火鼎盛,文人墨客紛至沓來,留下佳句無數。
掃一掃
淘寶商城